第2918章 孙膑巧施离间计,司马懿机智_三国之巅峰召唤
笔趣阁 > 三国之巅峰召唤 > 第2918章 孙膑巧施离间计,司马懿机智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2918章 孙膑巧施离间计,司马懿机智

  第2918章孙膑巧施离间计,司马懿机智自救

  第2914章:孙膑巧施离间计,司马懿机智自救

  吴郡,吴县,太守府内孙权正因孙策的一封信而大发雷霆。

  孙策在信中不但说孙权弑父夺权的不孝,而且还毫不掩饰的怒斥了他的无能,文不成武不就,眼高手低,一点能力都没有,却偏偏想要当吴王,连身边有楚国的奸细都不知道,以至于把吴国大好的局面依照葬送,死后有何脸面去见父亲和列祖列宗?

  没错,孙策的这封信,表面上是在羞辱孙权,但实际上却是在点醒他,通篇只有一个重点,那就是孙权身边有楚国的奸细。让他明白‘钟达(司马懿)”此人并不可信。

  潘阳湖水战,吴国输的糊里糊涂,战后自然会思考输的原因。

  就算孙策智力不够,想不通具体因果,孙武则因愧疚不会去想,但孙膑也肯定会一查到底的,毕竟孙武这次输的太莫名其妙了。

  虽说是孙权派去的援军拖的后腿,但却并不是负责领军的主将谢安的原因,谢安也奋战至最后一兵一卒才被生擒。

  那么又是因为谁的原因而泄露了情报呢?

  孙膑一步一步向上追根溯源,最终查到了孙权的军师‘钟达’,也就是司马懿的身上。

  对于钟达此人,孙膑也进行过一番了解,之前一直是孙权的死忠,且丝毫不掩饰对孙策的不满,可这次鄱阳湖水战却主动并劝孙权派兵支援。

  也正是因此,才引起了孙膑的怀疑,毕竟钟达的前后反差有点大。

  可随着孙膑的深入调查,他却发现了钟达此人的恐怖之处,纸面上的情报堪称天衣无缝,根本找不出任何的破绽,但这个世上根本就没有完人,单单没破绽这点,就已经是最大的破绽。

  查到这时,孙膑就已经断定钟达是刘秀派来的奸细了,专门负责挑拨和激化吴国内部的矛盾,孙权则只是钟达的傀儡而已,而纸面上的情报也全都是伪造出来的。

  孙膑虽明知钟达是奸细但苦于没有证据拆穿他,于是就向孙策献上了反间计,让孙策明着臭骂孙权一番,但实际却是在点醒他。

  孙策说孙权不孝是事实,说他眼高手低也是事实,但说他一点能力都没有?这显然是不是事实。

  作为三国时期孙吴开国皇帝,年仅十五就继承兄长位置的少年君主,孙权在武略方面虽远不如孙坚和孙策,但在政治方面,就是孙坚和孙策两个加起来也远不如孙权。

  孙权是有才能的,只是不在军事方面,可偏偏他人菜瘾还大,明明不是那块料,但就是喜欢亲自领军,这才搞出了那么多的笑话。

  如果说孙策是军事家的话,那孙权就是政治家,而且是手段很高明的政治家,这样的人自然不可能是个没脑子的蠢货。

  可孙策要是明直接告诉孙权,钟达是刘秀派来的奸细的话,那孙权反而会怀疑孙策的用意,觉得他是在离间自己君臣的关系,毕竟钟达可是他手下的第一谋士。

  但孙策不指名道姓,他通篇都在大骂孙权,仅仅其中一句暗示他身边有奸细的话,那么孙权怒归怒,但当他冷静下来之后,反而会自己排查并怀疑到钟达身上。

  这要是按孙策以前的脾气秉性的话,肯定不会如此费心费力的去点醒孙权的,大不了他就自己单挑刘秀,不求你孙权帮忙,只求你别添乱就行了。

  但潘阳湖一战后,吴楚之间的差距已经彻底拉开,全据长江水道,来去自由的楚军优势太大,单靠孙策一家已经挡不住刘秀了,只有孙策和孙权联手才能自保。

  可有钟达在孙权身边,孙权就是一颗定时炸弹,别说是帮忙了,甚至还会继续帮倒忙,而孙策也没办法在应对刘秀的同时还防着孙权。

  所以,必须要先解决钟达这个大麻烦,孙权才能真正起到作用,那时孙策和孙权才能真正联手一致对外。

  迫于无奈之下,孙策只能接受孙膑的离间计,而孙权也没有让孙膑和孙策失望,一番愤怒的发泄之后果然怀疑到了钟达身上。

  孙权统帅属性虽不高,但智力和政治都不低,只是因为年纪尚轻,以及磨砺不够,所以还未达到五维巅峰罢了。

  之前孙权没有对钟达产生怀疑,是因为他从没往这方面想过,毕竟钟达不但是孙权的谋主,还是救命恩人,没有钟达的话,他根本不可能从建业大牢中逃出来。

  但经过孙策的提点之后,孙权只要稍微一想就会意识到,只要自己逃出建业的话,吴国大概率才会分裂,这最大的受益人自然是对楚国了。

  一念至此,孙权只觉得背后直冒冷汗,他打心眼里不愿意怀疑钟达,但他的计谋在帮了自己的同时,也确实让楚国受益了。

  “钟达,你最好能解释清楚否则就怪本王无情了。”

  看着下方下跪行礼的司马懿,孙权眼中杀意一闪而过,他已经在心中做出决定,司马懿若是不能自圆其说的话,那他就宁杀错不放过,吴国已经到了生死关头,容不得他有丝毫大意了。

  孙权不知道的是,下方跪着的司马懿,实力可比他强得多,所以他才一显露杀意,就立马被司马懿给捕捉到了。

  “孙权对我露出杀意了?为什么吗?”

  司马懿何等机敏的人,一秒不到就想通了其中关键,肯定是因为潘阳湖水战的缘故,自己主动劝孙权派援军之举,终究还是露出了些许破绽。

  一想到孙权这次召见自己,大概率是鸿门宴,冷静如司马懿,此时心中也不禁焦急万分。

  他不怕死,但他还有大仇未报,他的命是兄弟刘平救回来的,在毁灭大秦,替刘平报仇之前,他绝对不能死。

  司马懿甚至都不敢运功探查四周,因为这会暴露他隐藏了功力,但余光一撇,果然发现柱子后面有人影,显然他这次是凶多吉少了。

  “只能靠挟持孙权来脱身了吗?”

  这个念头才一出现,就立刻被司马懿给否了,原因无他,他费尽千辛万苦,好不容易彻底取得了孙权的信任,眼看着就要助楚灭吴了,却在临门一脚时前功尽弃,这让他如何能够接受?

  只要楚国能灭了吴国,那他司马懿就是第一功臣,到时他就能凭借功勋后来居上,接手兵权总督一方,并亲自领军和秦军对阵。

  这个时候放弃的话,司马懿虽依旧立有大功,但总督一方显然是不可能了,所以他决定搏上一把。

  刹那间,司马懿心中百转千回,他知道这么做很冒险堪称九死一生,但他依旧要尝试一下。

  以他对孙权的了解,若是有实质性的证据的话,也就不会召他过来问话了,而是直接派人来取他首级,而如今这般显然还是没有证据,所以自己还没彻底暴露,那么也就还有机会。

  “阿平,保佑我渡过此劫吧。”

  司马懿在心中默默祈祷一声后,随即强忍着心中的不安,一脸镇定的抬头并抱拳请罪道:“主公,钟达有罪。”

  孙权脸上露出一抹失望,显然这个回答他并不喜欢,他以为司马懿这是要向他求饶,却依旧装作不知道,不动声色的问道:“哦?军师有何罪啊?”

  “钟达罪在识人不明,本以为谢安出身江东世家,和我等乃是一条心,却不想此贼暗中投靠刘秀,致使我军在潘阳湖水战大败。”

  “什么?”

  孙权闻言顿时一惊,毕竟若是谢安的话,那潘阳湖之白也能说得通,而且是谢安才更加危险,毕竟谢安的弟弟谢玄还执掌着兵权呢。

  “仔细说说吧。”

  听到孙权此言,司马懿表面不动声色,心中却暗暗松了口气,他知道这一劫渡过去一半了,接下来就看自己的编瞎话的水平了。

  司马懿了解孙权,他既然对自己起了疑心,就不会轻易放下,这种情况下他唯一的破局之法就是转移矛盾,用更大的危险来转移孙权对自己的怀疑,而谢安就是他最好的背锅侠。

  首先一点,谢安已经被楚军俘虏了,所以他也没办法解释,自己想怎么泼脏水就怎么泼。

  其次,谢安本是孙权军的主将,在他的带领下大军全军覆没了,可他却没死,还被俘了,多疑的人肯定会怀疑。

  最后,谢安的弟弟谢玄正在领军抵挡马援,谢安若是奸细的话那谢玄也跑不掉,而一旦谢玄率军投靠刘秀的话,那对于孙权来说才是灭顶之灾。

  所以,在得知谢安才是奸细后,孙权直接就慌了,这也给了司马懿自我辩解的机会。

  “谢安,谢玄,对不住了,这次虽说是我为了自保而牺牲伱们谢家了,但也是你们兄弟有眼无珠在前,仅为了家族利益而效忠孙权这样的昏君,只能说你们活该啊。”司马懿心中冷笑着想道。

  在司马懿的机智下,孙权将信将疑之下,暂时打消了对他的怀疑,并将怀疑目标认转移到了谢安身上,连带着无辜的谢玄也遭了殃。

  谢玄手下虽没什么强将,但依靠地利,也能在地形复杂的会稽,跟马援打的旗鼓相当,但孙权一个只守不出的命令,让他彻底陷入被动,以至于会稽郡惊呼全境沦陷。

  谢玄正对孙权不满呢,觉得他的微操是在瞎胡闹,将战争视为儿戏,却没想到孙权对他的不满更大,假借述职为由将他诓骗回去,然后稀里糊涂的就被剥夺了兵权。

  在被关进监狱的那一刻,谢玄是真的连肠子都悔青了,他在战场上为孙权卖命,到头来反而落的这么个下场,早知会有今日,当初他无论如何都不会效忠孙权,可惜现在说什么都晚了。

  不得不说,司马懿是有股子韧性和运气的,面对这种死局都能转危为安,当然前提是他遇到的人是孙权,否则几个脑袋都不够砍的。

  建业的孙策在得知钟达不但没事,反而还是谢安被孙权剥夺兵权后,都已经不知道该骂孙权什么了,他对这个弟弟是真的无语了。

  这件事自然是没完,但如今刘秀已率大军压境,孙策暂时没功夫对付司马懿,只能让孙膑来全权负责,尽可能快点解决司马懿这个大麻烦。

  刘秀亲率大军直捣建业,而孙策则率军死守都城,建业攻防战一触即发,同时中原和东北两大战场也都发现了变化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57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57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